掌上 Vlog 無人機
DJI Neo
放手去飛
放手去飛
DJI Neo 僅 135 公克[1],是 DJI 迄今[2]最輕、最小的無人機,無需遙控器即可掌上起降,輕鬆拍出主角大片,讓你放手去飛,將美景與好友盡收片中,以多變視角向世界展現精彩自我。
無需遙控器,你只需按下機身頂部的模式按鍵並選好拍攝模式,Neo 就能從掌上輕盈起飛,自動運鏡完成創作;再來個掌上降落,佳作輕易到手,就算是零經驗的新手也能一秒學會。
搭載 AI 智慧演算法的 Neo 能跟隨取景框中的被攝目標,實現智慧跟拍玩法。無論是騎行、滑滑板,還是登山、徒步,它都能跟上你的節奏,扮演隨行攝影師,讓你成為畫面焦點,綻放主角光芒。
動動手指,讓 Neo 幫你自動拍攝出片。Neo 提供多種智慧拍攝模式[5],視角豐富多變,成片自帶亮點,你的亮相方式由你決定。
DJI Neo 不僅支援無遙控器式飛行拍攝,亦可搭配使用 DJI Fly app、遙控器、穿越搖桿、飛行眼鏡等,使飛行及運鏡控制更加精準。小小 Neo 照樣能飛出花樣。
Neo 採用 1/2 英吋感光元件,能拍攝 1200 萬像素照片。配合 DJI 強大的增穩演算法,可直出 4K 超高畫質增穩影片[11],還支援錄製 1080p 直式影片,讓你的精彩內容,更出彩。
有效像素
錄影規格
提供多種拍攝解析度與影格率規格,最高可錄製 4K/30fps[11]超強增穩/地平校正影片,畫面明暗兼得,細節豐富可見。
Neo 支援 1080p 直向影片錄製,直拍畫面比例為 9:16,為社交媒體而生。不僅分享時無需額外裁剪,精彩即刻呈現,畫面內容也更聚焦、更緊湊。
Neo 配備單軸機械雲台,搭配超強增穩(RockSteady)與地平校正(HorizonBalancing)[12],能穩定因應快速或大幅度的飛行,以及風速較大(不超過 4 級風)的情況,顯著降低畫面整體晃動感,並對 ±45°[12]內的地平線傾斜角度進行水平校正,成片效果平穩、順滑。
DJI Fly app 提供海量範本與音效,方便快速編輯素材,出片與分享簡單高效。
Neo 採用紅外線及單目視覺定位方式,能穩定滯空停留,即使遇到 4 級風也能穩住;同時還支援自動返航,操作省心便捷。
* DJI Neo 無避障功能,為保障飛行安全,請保持在視距內飛行。如需進行超視距飛行,請確保飛行器狀態良好、使用者具備相應能力,且運作符合當地法規對超視距飛行的要求。
** 本頁面所有數值均為在受控測試環境下使用量產版 DJI Neo 測得。在不同的外部環境、使用方式、韌體版本下,數值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請以實際體驗為準。
*** 本頁面所有使用 DJI Neo 拍攝的影片和圖片均由專業人士在嚴格遵守當地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完成,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後製編輯。所有影片和圖片僅供示意,請以實際拍攝效果為準。請在瞭解當地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飛行器具備相關認證且取得相應空域飛行權限後再飛行。
**** 本頁面所有關於產品本身的圖片、影片及螢幕內容僅供示意,實際產品效果(包括但不限於外觀、顏色、尺寸)及螢幕顯示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背景、使用者介面、插圖)可能會有差異,請以實物為準。
1. 產品重量可能因原材料批次不同等原因而有所差異,請以實際產品為準。
2. 截至 2024 年 9 月。
3. 使用掌上起降時,請遵守下列指引:建議在無風環境中操作;手掌應水平伸直並保持靜止,避免手指接觸槳葉而被割傷;切勿用手抓取飛行器。
4. 部分操控方式需搭配 DJI 飛行眼鏡、DJI 穿越搖桿或 DJI 遙控器使用,方能實現。
5. 部分拍攝模式需將 DJI Neo 透過 Wi-Fi 與手機連線後,再於 DJI Fly app 中啟用。
6. DJI Neo 需透過 Wi-Fi 與手機連線,方能啟用此功能。
7. 僅支援國語和英文。DJI Neo 語音操控支援的語言視手機系統語言(中文、英文)而定。
8. 於空曠無干擾環境下測得,實際傳輸距離可能會因使用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請以實際使用體驗爲準。
9. 需購買特定套裝或另外購買特定遙控器、飛行眼鏡,方能實現。
10. 10 公里影像傳輸距離僅在 FCC 標準下方能實現,中國台灣地區採用 FCC 標準。以上數據於戶外空曠無干擾、無遮蔽環境下測得,是各標準下影像傳輸能力的最遠通訊距離;在實際飛行場景下,最遠通訊距離受飛行器最大續航里程限制,請以實際使用情況為準。
11. 4K/30fps 拍攝規格在 Neo 支援的操控方式下均可使用。體感操控以外的其餘操控方式均可拍攝 4K/30fps 地平校正影片。Neo 搭配飛行眼鏡 3 和穿越搖桿 3 使用時,可拍攝 16:9 4K/30fps 超強增穩/地平校正影片,或拍攝 4:3 4K/30fps 無增穩效果影片。
12. 使用掌上操控、手機 app 操控或遙控器操控時,僅支援地平校正,且無法關閉;使用飛行眼鏡並搭配穿越搖桿或 FPV 遙控器操控時,可開啟超強增穩、開啟地平校正或是關閉增穩。在無遙控器或手機 app 操控方式下,地平校正角度為 ±30°;在遙控器及體感操控方式下,地平校正角度為 ±45°。
13. 須另外購買。DJI Mic 2 的手機相容性清單請參閱 DJI Mic 2 官網產品頁面。
14. 於受控測試環境下測得。具體測試條件為:海拔高度 20 公尺、實驗室無風環境、以 2 公尺/秒的速度等速向前飛行、切換至拍照模式(期間無拍照操作)、從滿電飛行至電量耗盡。不同的外部環境、使用方式、韌體版本皆有可能對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差異,請以實際體驗為準。
15. DJI Neo 啟用後,在電池處於滿電狀態、且飛行器在預設設定下選擇環繞、衝天、漸遠拍攝模式時測得,僅供參考。
16. 需另外購買,或是購買 DJI Neo 暢飛套裝來獲得。
17. 可同時充電的電池數量取決於充電頭的功率。使用大於 45 瓦的充電頭時,可同時充三顆電池,使用 45 瓦以下的充電頭時,則只能同時充兩顆電池。請以充電頭支援的充電協定為準。
18. 須另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