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通用
1.  影片狀態指示燈可顯示影片源訊號的輸入狀態:
綠燈恆亮表示有輸入;
紅燈恆亮表示無輸入;
紅燈閃爍表示影片源輸入異常。

2.  配對狀態指示燈可顯示接收端和發射端的配對狀態:
紅燈恆亮表示裝置已啟動但未連接;
紅綠燈交替閃爍表示正在配對;
綠燈恆亮表示配對成功或廣播模式已開啟,接收端和發射端正常連接;
紅燈閃爍表示裝置內部故障。
不具備 Wi-Fi、藍牙功能。
建議使用 DJI 原廠天線,否則可能會減弱傳輸訊號。
當 DJI 影像傳輸發射器自動跳頻至 2.4 GHz,可能會與無線麥克風發生衝突,此時您只需將自動調頻切換至「手動」,同時選擇 DFS 信道(待檢信道*)即可避開衝突,並仍能保持較好的傳輸品質。

* 於手動模式下,待檢信道的切換約需 1 分鐘檢測時間。
DJI Transmission 運行環境溫度範圍為 -10℃ 至 45℃,並且擁有多種供電方式。使用耐低溫電池,DJI Transmission 的低溫表現更佳。
儘量避免設備曝晒。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
最高支援傳輸 1080p/60fps 圖像訊號。
僅支援 HDMI 輸出,不支援 HDMI 輸入,您可透過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右側的 HDMI 連接埠輸入 HDMI 訊號。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目前僅支援配合 DJI Ronin 4D 影像傳輸發射器、Inpsire 3 和 DJI 影像傳輸發射器使用,不支援其他品牌的影像傳輸發射器。
所有支援 BRAVIA 同步(HDMI 控制)的 Sony 相機皆可使用鏡像控制模式,您可點擊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螢幕底部的相機選單圖標,進入 Sony 選單設定頁面後,即可透過虛擬按鍵實現相機選單的遠端控制。使用鏡像控制模式前,您還需開啟 Sony 相機的 HDMI 控制選項。具體步驟如下:
在 Sony 相機的設定選單中,選擇「HDMI 設定」,分別將「TC 輸出」、「REC 控制」、「HDMI 控制」設定為「開」即可。若您不希望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螢幕顯示 Sony 相機的 OSD 資訊,您可將相機端的「HDMI 資訊顯示」設定為「關」。
您可點擊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螢幕左下方的「…」,進入「系統設定 > 通用設定 > 螢幕設定」調節螢幕亮度。處於原廠狀態下,預設亮度為 80%。
當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連接大監視螢幕使用,可以設定拍攝畫面的輸出幀數。自動模式下,輸出幀數和拍攝幀數相同,建議 DIT 使用;低延遲模式下,輸出幀數固定為 60fps,此時系統的延遲最低,建議在對延遲有要求的場景下使用;手動模式下,可自訂輸出幀數為 24/25/30/50/60fps。
配對
A 控是主控,B 控是副控,兩者控制距離相同,傳輸訊號也一致。建議您先配對主控(A 控),再配對副控(B 控),若先配對副控(B 控),副控(B 控)需在主控(A 控)配對後重複配對操作。
配對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
透過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選單選擇「連接設定」,再點選「配對控制螢幕 A」,同時長按影像傳輸發射器的選單轉盤 5 秒進入配對狀態,此時配對狀態指示燈顯紅綠交替閃爍。配對成功後,配對狀態指示燈顯示為綠燈恆亮,可與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通訊。

配對影像傳輸接收器:
長按影像傳輸發射器和影像傳輸接收器的選單轉盤進入配對狀態,當發射器和接收器配對狀態指示燈呈現綠燈恆亮,並且螢幕提示配對成功後,配對完成。
DJI 影像傳輸接收器目前僅相容 Ronin 4D。
DJI 影像傳輸接收器可選擇控制模式或廣播模式與 Ronin 4D 影像傳輸發射器配對使用。配對方法詳情如下:
長按 Ronin 4D 影像傳輸發射器和影像傳輸接收器的選單轉盤進入配對狀態,當發射器和接收器配對狀態指示燈呈現綠燈恆亮,並且螢幕提示配對成功後,配對完成。
可於 DJI Transmission 螢幕信道選擇列表或於 DJI 官方網站查閱信道頻點對照表,
詳情請參閱:https://www.dji.com/hk/transmission/downloads
供電
不能。
使用第三方電池同時給 DJI Transmission(發射器或接收器)和其他設備(攝影機、監視器等)供電時,若電量過低,可能會因 Transmission 供電不穩定而出現異常,請及時更換電池。
連接 DC-IN 供電線後,設備將優先使用 DC-IN 電源進行供電,此時電池不輸出電壓;如在 DC-IN 供電時移除 DC-IN 供電線,可在不斷電的情況下切換到電池供電。
影像傳輸接收器
在控制模式下與影像傳輸發射器完成配對後,將發射器和接收器的 USB-C 功能設定為「音訊傳輸」,並在發射器和接收器的 USB-C 連接埠分別接入自帶麥克風的耳機,即可實現音訊傳輸功能。
支援。目前僅支援 ARRI、RED 等主流電影機,無需任何設定,直接連接 SDI 連接埠即可實現元資料透傳功能。
可以。
耳機型號相容列表:
Huawei CM33 耳機(USB Type-C)
網易雲音樂氧氣有線 HiFi 耳機(USB Type-C)
Edifier/漫步者 H180 Plus 耳機(需配合使用 3.5 公釐轉換頭)
Xiberia/西伯利亞 MG-1 耳機(需配合使用 3.5 公釐轉換頭)
Samsung/三星 AKG S10 入耳式耳機(需配合使用 3.5 公釐轉換頭)

轉接頭類型相容列表:
SAMZHE/山澤 TY101 Type-C 轉 3.5 公釐轉換頭
支援。
DJI 影像傳輸接收器更適合搭配第三方監視器使用。此外,DJI 影像傳輸接收器無需額外的擴充模組,即可直接透過 HDMI 或 SDI 連接埠輸出影片訊號;並且相比 DJI 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DJI 影像傳輸接收器新增元資料透傳功能、支援小數點影格率輸出,輕鬆滿足大型劇組的專業影視拍攝需求。
使用技巧
1.  確保全部機位皆為同一傳輸品質(例如全部為高畫質或全部為流暢),否則可能會造成干擾。
2.  需要錯開信道(例如 1、3、5 信道),建議在影像傳輸發射端選擇流暢模式以獲取更多信道,方便錯開使用。
1.  當有多個影像傳輸發射器或無線設備(例如 Inspire 3 遙控器、音訊發射或接收設備)同時使用,請儘量讓 DJI Transmission 影像傳輸發射器與其他無線設備保持 1 公尺以上的距離,避免互相干擾。
2.  當有多個影像傳輸發射器或無線設備如 Inspire 3 遙控器、音訊發射或接收設備,儘量錯開使用信道頻端,同時選擇 DFS 信道(待檢信道*),即可避開衝突,並仍能保持較好的訊號傳輸品質。

* 於手動模式下,待檢信道的切換約需 1 分鐘檢測時間。
1.  當發射端數量不超過 2 個,並且每個發射端所配對的接收端數量不超過 2 個時,推薦使用控制模式,並於信道選擇選單中選擇 Auto。
2.  如使用影像傳輸高亮度監視器,可透過高亮度監視器查看信道品質,優先選擇綠色柱體較高、信道編號較小的信道。如使用影像傳輸接收器,可選擇標有綠色圓點的信道。
3.  儘量錯開信道,若信道不夠用,可於發射器選擇流暢模式。
4.  儘量確保同一場景下所有 DJI Transmission 的傳輸品質皆為高畫質或流暢。
5.  儘量增加發射器和接收器的離地高度,並將發射器和接收器垂直於地面存放。
6.  使用高增益天線。
當發射端數量較多時,推薦您優先選擇廣播模式,此模式可於不同發射端之間快速切換,並且接收端數量無限制。
若廣播模式下的訊號不滿足使用需求,可於發射端關閉廣播模式,只開啟控制模式。控制模式下額外新增 DFS 信道,可配合使用 DJI Master Wheels、三通道跟焦器、4D 手把等控制設備。此外,在關閉廣播模式的純控制模式下,DJI Transmission 傳輸距離更遠,抗干擾性能更強,支援動態碼流調節和無感自動跳頻。影像傳輸發射器配合使用影像傳輸接收器,還能實現語音通話功能。

(備註:控制模式下的發射功率較大,不同機位的發射端之間以及不同機位的接收端之間建議保持 1 公尺以上的距離,避免干擾。)
開啟廣播模式後,您可根據實際工況和應用場景,於 DJI 影像傳輸發射器設定影像傳輸畫質,以實現更好的傳輸效果。高畫質模式下,傳輸碼流為 40Mb,畫質較高,但信道數量較少;流暢模式下,傳輸碼流為 20Mb,畫質較低,但信道數量較多。多個發射端一起使用時,若出現干擾情況,建議將影像傳輸畫質設定為流暢模式,並儘量避免使用相鄰信道,可有效避免干擾情況。
滿足 1080p/60fps 傳輸需求的線材皆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DJI Transmission 支援 60fps 低延遲輸出,而部分線材不支援 60fps 傳輸,所以在使用低延遲模式時,部分線材可能會因此產生出圖異常情況。若出現這種情況,可關閉低延遲輸出,或更換線材。
如需使用 DFS 頻段,應確保至少有一個接收端使用控制模式連接,使用時透過接收端進入頻段選擇列表,選擇其中的 DFS 頻段即可。若所有接收端皆使用廣播模式,則無法使用 DFS 頻段。